對船舶涂裝前的表面清理,國內外使用的鑄鋼丸(砂)產品主要有低碳和高碳兩大類。高碳鑄鋼丸因含碳量高(0.8-1.2%),經離心或霧化成丸后冷卻到室溫形成高碳片狀馬氏體組織,并產生大量裂紋,雖然再次加熱淬火和回火處理,裂紋仍會存在,因而脆性大,不耐沖擊,在表面拋丸、噴砂清理和噴丸強化過程中容易破碎和耗損。
低碳鑄鋼丸含碳量低(小于0.2%),韌性高,但其硬度低、不耐磨,而且由于熔點高,鋼液流動性差,收縮大,造成鋼丸疏松和空心缺陷多。為提高被清理表面的質量,通過采用掃描電鏡和能譜分析研究了低碳鑄鋼丸中的夾雜物形貌、組成和類型,并得出了以下結論。
低碳鋼鑄丸中存在的夾雜物主要有球形的多元復合氧化物夾雜物、分布在枝晶間的不規則形狀的硫化鐵和磷化鐵二元復合夾雜物以及帶尖角的磷化鐵、硫化鐵與碳化鐵的三元復合夾雜物。夾雜物的存在于脫氧不充分和硫、磷含量偏高有關。通過稀土復合脫氧和深度脫磷、脫硫可以顯著降低夾雜物的水平。